金刚功和长寿功学习总结
八部金刚功
介绍
外炼形体,内炼五脏六腑。运用双臂变成一横一直血线弧形。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。坚持习练调节、理顺四肢,使身躯、骨骼、关节的连接舒畅;能调整身体中脊柱的某些变形与错位,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;能调节五脏六腑运作,排除体内各种病气,强身健体。
《金刚功》适合在清晨阳光快出时,选择幽静环境练习
起势
- 两脚并拢,身体直立,双手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,目视前方。静心,放松,排除杂念。
- 左脚拉开,与肩同宽。五指并拢,稍用力(一定要用力)。两臂伸直,两手向体侧略转,手掌向后稍斜(即两臂带动手掌略微内转,两掌掌心从直线连接,变成,掌心射线形成夹角,角指身后)
- 两手由体侧向上提(过程中保持手掌五指稍用力),至腰部指尖对肋,两手继续向前至腹部(两手掌相叠,自然仰平)。一手在脐上,一手在脐下。两手劳宫穴(握拳时,中指尖指向处)处在一条直线,上下相对。气归中宫(心与肾中间处)。
脚趾抓地,肩部放松,动作要缓慢
第一部 两手插顶利三焦
- 五指仍然保持并拢,两手向下伸尽
- 然后,直臂向身体两侧渐举,至与肩平,稍停。五指并拢,以腕为轴,手掌用力,向上立掌,掌心向外
- 然后,曲肘,两手仰掌,向头顶百会穴(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)处相靠,两中指尖相接于百会穴上两指宽外,手背直掌相靠,指尖向天,两臂用力,向上方直插,稍停。
- 两手分开,两臂向体侧渐降至于肩平,掌心朝下。以腕为轴,手掌用力,向下垂掌,掌心向内。
- 然后,两臂向下搂抱至腹部,两手相合,贴于脐部
向上冲要用力,缓缓放平,向下也要用力压。该动作做5遍起步,最多做9遍
第二部 手足前后固腰肾
- 两手合掌(掌中空心)至于胸前。左脚朝左前方迈出一步,腿直身正。合掌向前冲出,直臂与肩同高,目视前方。
- 两手翻掌,掌背紧贴。两手分开,向两侧平展,掌心向后,两臂形成一字,稍停。
- 前腿屈膝,呈弓步,身体前倾(不弯腰勾头),目视前方;同时,两手直臂向后搂抱至尾椎,合掌,稍停。
- 合掌,用力向腰部提。提完,分开两掌,掌心朝背,从脊柱两侧慢慢下推,直至两臂伸直。
- 两手从背后,向两侧斜上提,形成第2步中的一字形;同时,腿从弓步逐渐蹬直,稍停。
- 两臂向前搂抱,合掌,两臂与肩平齐。
- 合掌收回,前腿收回,两脚与肩同宽,自然站立,稍停。
- 换右腿迈出,重复之前动作
向外要猛冲,慢慢把双手在背后合掌,然后要猛提,到顶稍定,慢慢下推。该动作至多9遍,结束后攥方拳(拇指对着四个指甲盖扣住)
第三部 调理脾肤需单举
- 两掌攥拳(四指内屈,拇指指甲与食指指甲相顶),掌心朝上,置于脐上
- 左脚横迈出一大步,双拳移至腰侧,左拳变立掌(掌心朝前),右拳变平掌(掌心朝下-即阴平掌),右掌背中部贴于左掌根
- 两掌同时做动作:左掌经左耳旁,向上直举(掌心从朝前逐渐朝上-即变成阳平掌),指尖朝后;右掌从左腹往外用力往下直按,指尖朝左。同时,左腿屈膝,呈弓步,头、身体正直面向前方,稍停。
- 两小臂内旋,左掌心朝右(指尖朝天),右掌心朝左(指尖朝地),然后双双握拳,收于左胸下,同时弓步变直撑
- 双拳移到腹部
- 换右侧,重复之前动作
上举鼎,下按兽的感觉,翻掌要猛,然后攥拳,收拳要有上拉下拽的感觉
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
- 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
- 双拳变掌,掌心相对,两臂平行向左伸直,与肩平齐。然后,从上向右旋转两圈
- 两圈后,在腹部稍停,掌变拳,提至脐部,右拳变立掌于胸前,掌心朝左
- 右掌绕右胸下半圈向右,经过右膝向右前方推出,成侧掌(掌心朝外,与肩同高)。同时,左腿屈膝成弓步,中心落在左腿,左拳提至右腋(拳心朝内)
- 如拉弓一样,将左拳从右掌后拉,稍停。然后猛翻右掌(从掌心朝外,变成指尖朝外),身体整个猛的送出去
- 攥拳,回收
- 换右侧,重复之前动作
两手转圈时,头、身体都要跟手一起动起来;翻掌猛,不要耸肩,转圈时手掌呈45°
第五部 回头望足去心疾
- 左拳变仰掌,向上提到左腋,右掌也掌心朝上,提至右胸
- 右掌下翻(并下推,沿左脚向左前上方画半圆形,上推到稍高于头顶),左掌指尖逐渐向下(向右脚跟方向,插去),同时身体左转,前倾成弓步
- 两手呈一条直线,同时,同时转头向后(目光微视右脚跟)
- 两小臂内旋握拳,收回至左腰
- 两拳相对位于腹部,拳心朝上,两腿蹬直,身体转正
- 换右侧,重复之前动作
两只手和身体尽量成一条直线,后脚站稳,要把腿拉开,推手翻掌要猛
第六部 五劳七伤向后瞧
- 双拳变掌,十指交叉,掌心朝上,沿胸中线上提至唇坑中线,稍停。
- 翻掌,掌心朝下,沿胸中线下按,直至两臂伸直,稍停。
- 全身放松,眼帘微垂,注视鼻尖
- 头向左慢慢转动,到左肩,稍停,然后向右侧慢慢转动
- 结束后,头部回正。翻掌,分手,握拳(拳心朝上)提至脐上
双手交叉,两臂要卡紧,转身要慢,要将身体拧起来
第七部 凤凰展翅周身力
- 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
- 双拳变掌,掌心相对,两臂平行向左伸直,与肩平齐。然后,从上向右旋转两圈
- 第三圈时,当双手到达头顶,右手往右后方劈下
- 以腰部带动身体,弯腰,左手指尖点右脚尖,直腰,左手举回头顶,再弯腰,反复三次
两手转圈时,头、身体都要跟手一起动起来;三点头时,两条手臂尽量呈一条直线;两脚的站位不要一条直线,避免拉伤;要越转越快
第八部 两足顿顿饮嗜消
- 双拳变掌,十指交叉,掌心朝上,沿胸中线上提至唇坑中线,稍停。
- 两脚并拢,脚跟慢慢抬起,放下,反复5次(前两次抬高,速度慢;第三次抬起较低,速度较快)节奏为“1-2-345”。五次为一节,至少做五节
- 两脚分开,与肩同宽,翻掌,分手
牙齿要扣紧,动作最少5遍,最多9遍
收势
- 两手分开,指背相靠,指尖朝上,置于脐上。两手逐渐上提至“天突穴”(锁骨中间窝正中),稍停。
- 舌顶上腭,随着手掌上提时,想象气从“气海”(脐下一寸半处)沿胸而上,经“印堂”(眉头连线中点)到“百会”,过后脑,下至“玉枕”(后脑,两耳顶部连线中凹陷处)。
- 在鼻前,指尖从朝上变为朝鼻,然后两手向两侧分开,变垂掌(掌心朝内)从胸外侧网两侧肋下滑,直至两臂伸直。期间,意象“气”从玉枕沿颈椎向左右肩分开,并向“涌泉穴”流淌
- 当“气”直至脚底,有感觉后,全身放松,站立片刻,收功完毕。
手掌往下要慢慢推